印染生化尾水深度处理03-SBBR联合技术

2025-06-27 15:37:58 阅读次数:20

印染废水因成分复杂、毒性高且可生化性差,其深度处理一直是行业难题。传统工艺中,臭氧氧化虽能改善可生化性,但单独使用矿化率低;生物法虽经济高效,却受限于进水毒性及碳源不足。O3-SBBR联合技术通过将高级氧化与生物脱氮深度融合,实现了“1+1>2”的效果,成为当前研究热点。

技术原理:氧化-生物协同机制

O3-SBBR联合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与SBBR(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)的微生物代谢协同作用。臭氧直接氧化分解难降解有机物,将其转化为低分子量、易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,同时破坏毒性基团,提升废水可生化性。随后,SBBR中的复合生物膜通过好氧-缺氧-厌氧微环境,利用臭氧氧化产生的中间产物作为碳源,高效去除总氮(TN)及残余有机物。

实验表明,臭氧在pH 8.0~8.5、投加量100mg/L条件下,可将印染生化尾水中难降解的苯胺降解90%以上,同时显著降低废水毒性,使BOD₅/COD比值从0.28提升至0.30,为后续生物脱氮创造有利条件。

工艺创新:功能互补与动态平衡

传统臭氧-生物法联合工艺常面临臭氧利用率低、生物碳源不足等问题。O3-SBBR技术通过两大创新实现突破:

臭氧精准调控:采用微孔曝气盘分配臭氧,结合反应时间优化(90~120min),在避免过度氧化的同时,定向转化有机氮为氨氮和硝酸盐氮,减少后续脱氮负荷;

SBBR生物膜强化:以柱状活性炭为载体构建多级生态位,富集氨氧化细菌(AOB)、亚硝酸盐还原菌(nirS/nirK)等功能菌群。数据显示,臭氧预处理后,SBBR中脱氮功能基因(如amoA、nosZ)丰度提升5~10倍,TN去除率从单独SBBR的19.8%跃升至32.9%。

b58f8c5494eef01f74bfc4e18fe4762bbc317d10.jpg

工程应用与效能验证

在华南某印染园区中试项目中,O3-SBBR联合工艺处理规模为500m³/d,进水COD 80mg/L、TN 3.5mg/L。运行结果显示:

水质提标:出水COD稳定≤30mg/L,TN≤1.5mg/L,达到《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4287-2012)及中水回用要求;

经济性优势:吨水处理成本0.74~1.07元,较传统芬顿-反渗透工艺降低40%以上;

抗冲击能力:在进水COD波动±30%时,系统仍能保持85%以上的TN去除率。

挑战与优化方向

尽管技术优势显著,实际应用仍需关注:

臭氧传质效率:需开发高效微界面反应器,减少臭氧逸散;

生物膜稳定性:通过定期反冲洗与碳源调控,避免功能菌群流失;

全流程集成:探索与膜分离、高级氧化的耦合应用,应对极端高盐废水。

结语

O3-SBBR联合技术通过氧化-生物协同作用,突破了印染生化尾水深度处理的瓶颈。其“精准氧化+定向脱氮”的模式不仅为工业园区废水提标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,更为高毒性有机废水的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。未来,随着智能控制与新型催化材料的引入,该技术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广泛的应用。

最新文章

Baidu
map